上海发布大雾Ⅲ级预通报
- 编辑:5moban.com - 18我们挖的煤是几十亿年前的森林变的,现在再在地上为后代种植一片森林。
国内现货煤价一季度同比基本持平,动力煤合同价上涨5%,国际煤价逐季下跌,喷吹煤同比下跌较多,但炼焦煤和动力煤同比仍增长:一季度,国内动力煤现货煤价同比基本持平(12年Q1秦皇岛5500大卡的均价为785元/吨,同比持平,较11年均价824元/吨下降5%),动力煤合同价上涨5%。一季度国内现货煤价同比基本持平,动力煤合同价上涨5%,国际煤价逐季下跌,但炼焦煤和动力煤一季度同比仍增长,煤炭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在于量的增长。
目前煤炭股票行业平均估值只有13倍P/E,2.9倍P/B。调整后的煤炭股提供了再次介入的机会。一季度业绩平均增速19%,永泰和兰花科创业绩增长最高:预计2012年一季度EPS 平均0.33元/股,同比增长19%。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15-20%的公司五家:平庄能源(Q1为0.26元,19%),大同煤业(Q1为0.19元,19%),阳泉煤业(Q1为0.32元,17%),国投新集(Q1为0.21元,16%),中国神华(Q1为0.61元,15%)。冶金煤类公司:阳泉煤业、潞安环能、盘江股份、冀中能源、开滦股份;资产注入预期类公司:山煤国际、永泰能源、潞安环能、平庄能源等;业绩可能超预期公司:阳泉煤业、兰花科创、山煤国际等。
维持行业推荐投资评级,重点推荐三类公司。近期在政策预期处于真空期,而基本面并未明显好转的情况下,煤炭股进行了一波调整。10家亿吨级巨无霸浮出水面《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要形成10个亿吨级和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将占全国60%以上。
《规划》提出,39亿吨产量中主要增加的是发电用煤,优质炼焦煤生产将酌情合理安排。为确保大型企业集团做大做强,《规划》提出的十大重点任务中的首要任务便是继续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规划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规划提出的数字是一个导向,通过控总量这种手段和方式进一步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最终的数字不一定与这个数完全一致,而是靠的比较近。《规划》预测2015年全国煤炭铁路运输需求26亿吨。
归根结底,近年来煤炭产能的高速增长源于煤炭行业的繁荣,煤价持续高位运行自然会吸引大量资金投入,总量控制将很难实现。尽管煤炭总体供需可能出现供大于求局面,但另一方面,优质炼焦煤等稀缺煤种的供给可能会存在较大缺口。
供需紧平衡远期或过剩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22日表示,《规划》提出的39亿吨产量目标与2015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一致。《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形成20个巨型煤炭企业集团的目标,煤炭产量将占全国60%以上。据知情人士透露,地方政府、煤炭企业和主管部门就产能分配问题的博弈,是导致规划出台时间一再推迟的原因之一。有业内人士据此分析,近两年来一些重点省区推进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已经让一系列大煤炭企业集团逐渐浮出水面。
在山西、内蒙古、河南等重点产煤省区,未来要以大型煤矿企业为主体,在目前兼并重组取得一定成效基础上,进一步加速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煤炭资源连片开发。且在未来三年全国新开工7.4亿吨矿井规模中,西部占据71.7%的份额。到2015年,西部煤炭产量将占全国总产量的53%,煤炭生产重心将加速西移。以煤炭央企为首的煤炭集团也纷纷披露产能倍增计划。
从长远来看,未来握有优质稀缺煤炭资源的龙头公司将有望维持竞争优势地位,且受益于国家扶持政策集中做大做强。未来煤炭生产将以大中型煤矿为主,继续压减小煤矿数量。
据悉,在此次规划出台前,各产煤省上报的十二五煤炭产能规划粗略相加已经超过42亿吨。根据交通运输规划届时煤炭装船能力达8.3亿吨,可适应煤炭下水需要。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在节后复工的带动下略有反弹,秦皇岛煤价仍处于770元/吨的高位。他同时表示,中期还要对规划进行评估,还要做一些调整,所以数字大小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怎么转方式、结构,怎么把煤炭高效利用、清洁利用做好。兰新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兰渝铁路建成投运后,可基本满足新疆煤炭外运需求。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需求不断增加,而在价格市场化的背景下,煤炭行业景气达到顶峰,煤炭产业投资收益提高,企业效益好,行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大量非煤企业也纷纷涉足煤炭领域,导致全国在建煤炭产能规模几近失控。在水运和北方港口运输方面,《规划》预测2015年北方各港口海运一次下水量7.5亿吨,需下水能力8亿吨未来煤炭生产将以大中型煤矿为主,继续压减小煤矿数量。
十二五开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了变化,经济持续两位数的高增长可能告一段落,煤炭需求增速也将随之放缓。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规划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规划提出的数字是一个导向,通过控总量这种手段和方式进一步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最终的数字不一定与这个数完全一致,而是靠的比较近。
市场分析指出,《规划》尽管提出十二五期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但控制的对象或将集中于小煤矿企业,对于大企业集团来说,将可能出现产能规模快速扩张局面。煤炭总量控制难度大总量控制是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关键词,3月22日发布的规划揭晓了2015年生产能力控制总量为41亿吨/年。
而铁路方面目前规划届时煤炭运力将达30亿吨,可基本满足煤炭运输需要。尽管如此,业界还是普遍担心,随着未来一些大型煤炭基地产能的集中释放,到2015年末全国煤炭产量可能远高于39亿吨。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范围内煤炭产量突破亿吨的企业已达5个,突破5000万吨级的更是多达14个。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需求不断增加,而在价格市场化的背景下,煤炭行业景气达到顶峰,煤炭产业投资收益提高,企业效益好,行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大量非煤企业也纷纷涉足煤炭领域,导致全国在建煤炭产能规模几近失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提出扶持大基地大集团发展,这或将进一步加大未来产能过剩的隐忧。相关主管部门领导也认同产能总量控制的不易。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王峰指出,国内产量前17名煤炭企业的2010年产量为15.3亿吨,而这些企业2015年的规划产量将达到29亿吨,增量为13.7亿吨,还尚未考虑五大发电集团在煤炭行业的扩张,大型煤炭企业的过度扩张会进一步加剧整体产能过剩的趋势。对此,《规划》特别强调要加强煤炭调出与运力配置统筹,确保调运平衡。
尽管煤炭总体供需可能出现供大于求局面,但另一方面,优质炼焦煤等稀缺煤种的供给可能会存在较大缺口。考虑铁路、港口,生产、消费等环节的不均衡性,需要铁路运力28-30亿吨。
从目前煤炭大省和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规划来看,41亿吨很可能轻易就被突破。这一点,可以从十一五提出的32亿吨目标被提前两年实现,以及此前报道发改委的总计逾50亿吨的十二五规划目标便可看出。
在水运和北方港口运输方面,《规划》预测2015年北方各港口海运一次下水量7.5亿吨,需下水能力8亿吨。且在未来三年全国新开工7.4亿吨矿井规模中,西部占据71.7%的份额。煤炭业的持续景气令煤炭资产在资本市场上备受追捧,触煤即涨,上市公司热衷于卖壳煤企,更多的上市公司出于平抑成本或分享煤炭业利润高增长等考虑也纷纷涉煤、抢煤。其中,晋陕蒙(西)宁甘地区调出量14.3亿吨,铁路规划煤炭外运能力约20亿吨。
兰新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兰渝铁路建成投运后,可基本满足新疆煤炭外运需求。到2015年,全国煤矿数量将控制在4000家以内,平均单产规模在100万吨/年以上,比目前煤矿数量减少一半。
为确保大型企业集团做大做强,《规划》提出的十大重点任务中的首要任务便是继续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在节后复工的带动下略有反弹,秦皇岛煤价仍处于770元/吨的高位。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形成20个巨型煤炭企业集团的目标,煤炭产量将占全国60%以上。这意味着到十二五末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将呈紧平衡状态。